导语:鲊,辞典里的解释是:“用米粉、面粉等加作料拌制的切碎的菜,可以贮存”。
01云南人的特色菜
每年的腊月里,家里都会杀年猪。
解下来的猪头,在供完天地和祖先之后,我们就把它做成猪头肉萝卜丝鲊。
有人这样形容,云南咸菜绝对不容小觑,那是饮食界的另一块新大陆。
而面鲊肉,作为云南人非常喜爱的一道特色咸菜,更是这块“新大陆”中一座让人无法忽略的高峰。
面鲊肉,以其独特的风味和口感,成为风靡云滇大地的一道特色美食,不仅是云南人民群众居家待客的上等菜肴,更是馈赠亲友的佳品。
02猪头肉萝卜丝鲊
面鲊肉,我们家里做的猪头肉萝卜丝鲊,也是面鲊肉的一种(还有一种是骨头鲊肉),我们一般都称它为面(miàn)面(miān)酸,听起来是不是觉得萌萌哒?
酸香可口的猪头肉萝卜丝鲊肉,在那些物质不是那么丰裕的年代,一度成为了大人孩子的零食。而能不能做一坛美味的猪头肉萝卜丝鲊,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了评价主妇是否能干的标准尺码。
记忆中,家里做猪头肉萝卜丝鲊一般选用猪头(连骨带皮)1个,五花肉数公斤、干萝卜丝、米粉、盐、干辣椒粉、花椒、肉桂、八角、丁香、小茴香籽、红糖等。
03全家齐上阵做猪头肉萝卜丝鲊
家里做猪头肉萝卜丝鲊的时候,几乎是全家齐上阵。
a,准备猪头
父亲负责把猪头解下来,细心地处理干净:退净毛茬,放在冷水中浸泡,再仔细地将猪头各处的细毛用烧红的烙铁烫掉,洗净后再将猪头从中间砍成两半,割去耳根、舌头,洗净,等待烹煮。
此外,父亲还会选择一些瘦肉鲜红、脂肪洁白、有弹性、肥膘厚的新鲜带皮五花肉,然后切成条块备用。
b,准备萝卜丝
奶奶则已经提前准备好了另一道重要的食材,萝卜丝。
那些一条条鲜嫩水灵、肉质紧密的脆生生的大白萝卜,在自家菜园子里拔出来,在水井边上洗得干干净净,刨成丝,放在房檐下慢慢地晾着。
云南的腊月,阳光总是很好,天空中没有一丝云彩,刚劲的风吹得门前的竹林刷刷直响,这样的天气,是最适合晾晒萝卜丝的。
奶奶就把萝卜丝仔仔细细地散铺在大簸箕里,迎风斜放,借风力吹干。有风的晴天,干燥的空气,萝卜丝的水分也被迅速带走。等到萝卜丝颜色由白色变为微*,没有了水分,用手捏起来软软的,奶奶就仔细地收起来,防止受潮发霉。
c,准备面和调料
接下来的活,就是母亲的了。
母亲挑选当年秋天收获的优质大米,放入大铁锅中炒香,再背到村里的碾米房磨成细粉。
干辣椒粉、花椒、肉桂、八角、丁香、小茴香籽等,在蒜臼子里捣成细末。辛辣味、甜味和浓郁的香味,小孩子们哪怕被呛得直咳嗽,不断地打喷嚏,也不肯离开。
d,煮猪头肉
接下来,就是烹煮猪头肉和五花肉的环节了。
在铁锅中放入猪头和五花肉,不加任何调料,大火烧开,将浮油撇去,再改用小火慢慢烹煮。等猪头肉和五花肉煮到透熟,但还没有煮烂的时候,捞出来,让它冷却。
把猪头内的所有骨头剔除干净后,父亲就把猪头肉和五花肉分别切成长小片。
e,拌匀
另一边,母亲把干萝卜丝撕开,撕成一小块一小块状的,放在一个干净的大盆中。
刚才剩下的肉汤中,加入红糖再次煮沸,待红糖完全化在肉汤中以后,趁热将肉汤用舀出浇在盛放萝卜丝的大盆中,再趁热将萝卜丝再次撕散与肉汤拌匀。
随后,把切好的猪头肉和五花肉放进去,再加入适量的盐、舂好的调味料,一起充分搅拌均匀。
这个时候就是我们小孩子最喜欢的环节了。
捣蛋地要和母亲一起拌,然后趁大人不注意,偷偷地往嘴里塞一块猪耳朵或者猪拱鼻肉,然后互相挤眉弄眼,有种“阴谋”得逞的成就感。以为大人们没有发现,其实都被他们看在眼里了……
f,装入坛子
拌好猪头肉萝卜丝鲊,放在堂屋里自然冷却一天一夜,等到完全冷却后,萝卜丝鲊肉就可以装坛了。
一边装,一边压实,然后盖上盖子,泡菜坛子的坛沿浇满清水,用以封住坛口,隔绝杂菌和灰尘。
两三个星期后,年过完了,屋檐下挂着的腊肉也基本上吃完了,美味的猪头肉萝卜丝鲊,在我们嚷嚷了无数遍后,终于可以上桌了。
那些时候,每天一放学回到家,就赶紧去掀甑子盖儿,看看里边有没有蒸着一碗猪头肉萝卜丝鲊。
如果有,饭都要多吃一碗……
04猪头肉萝卜丝鲊,是我乡愁的代名词
如今,远在他乡,已经好些年没有吃过家里的猪头肉萝卜丝鲊了。虽然在网上也买得到猪头肉萝卜丝鲊,但总感觉不是记忆中的味道。
本来打算今年回家过年的,以为又可以吃到母亲做的猪头肉萝卜丝鲊了,谁曾料想,疫情又阻隔了返乡的脚步……
那就让猪头肉萝卜丝鲊在时间的流逝里演变得再美味些,让我的乡愁在等待的煎熬中发酵得再浓烈些,待到疫情被消灭,春暖花又开之时,再回家,一解口腹之欲和思乡之苦……
猪头肉萝卜丝鲊,总是充满了浓浓的乡情,是我舌尖上的记忆。
色泽鲜亮,入口咸香适中,味道醇厚的猪头肉萝卜丝鲊,现在更成了我乡愁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