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131225/4316562.html小时候我们家常年都有个浸菜坛子,里面泡的有春天的青菜梗、夏天的红辣椒、秋天的绿莴笋、冬天的白萝卜……每每揭开坛盖,那种香味总是让人销*蚀骨垂涎欲滴。
坛子里的蔬菜一年四季因时取材,内容丰富。那一坛鲜香,是曾祖母让人时常思念的法宝。
曾祖母瘦瘦小小,腰背挺直,她常年住在乡下,可是皮肤里并没有烟熏火燎的狼狈痕迹。她的一生跌宕起伏,眼神却从不沧桑厌倦。从我记事起,她的白发里就没有过一根青丝,但都被她一丝不苟地梳理在耳后,有时候会用个发箍固定着,有时就算没有发箍时,她的白发也是整齐地向后生长,每一根都严谨而精致,从来没有过半分凌乱。
曾祖母的浸菜坛子里,所有的蔬菜都干净漂亮,辣椒长短合宜,全都被仔细剪了蒂,剪蒂也不是随便敷衍着剪的,每个蒂都留着大约半厘米的长度,像是胖胖的辣椒戴着个小小的帽子;豆角择得刚好是一寸半的长短,方便入口;刀豆被切成凤凰的形状,每一个尖尖的角都是凤凰的嘴;子姜一定是小块,因为姜辛辣,大块的姜总是让想品尝的人望而生畏,这对于慷慨体贴的主人家来说是不被允许的。
浸菜坛子的水一年到头都能保持清冽,历久弥香,没人注意的时候水面偶尔会咕咚冒个泡,像是坛子里的食材在惬意地叹气。陈年的老坛子有着快手泡菜无法取代的酸辣爽脆,反反复复层层叠加的食材在浸坛子里不断发酵,最终融为一体,呈现出层次复杂的酸爽醇香,里面的酸甜苦辣,是每一家庭独一无二的,属于自家的味道。
据说最初是我爸爱吃浸姜浸萝卜,所以我曾祖母才小心地保养着浸坛子,后来我爸外出工作很少在家,浸坛子就变成了我的专享。那时候的我刚刚比灶台高出一个头,每每需要搬个小板凳站在上面才够得着坛子,曾祖母总是在我身后慈爱地说:“小心别让生水进了坛子,一次多夹点,不要老去翻坛子。”我一边吞口水一边手底下自然是多多益善。
我十四岁那年,同学来教室通知我说:快去请假啊,你姥姥死了。我笑着看着他,以为是个恶意的玩笑!
那是我人生里的第一场离别,我不知道人的永别原来是这样的。
老人家故去,小孩子长大,也如四季更迭,只是老去的人给自己画上文末的最后一个标点,而长大的人渐渐都会尝一些坛子之外的酸甜苦辣。人为什么总会怀旧?因为你再也遇不到当时的人和当时的味道:你当时的满心欢喜,你当时的泫然欲泣;你再也不会遇见当时的背景,阳光洒在干净的灶台,灶台后堆得整齐的柴火,还有那身后温暖的声音……
我隐约记得曾祖母教我起浸坛,玉米须放在水里煮,之后沥出渣滓,水放凉,澄清,坛子里放入盐,放入晾干的刀豆、豆角,放入辣椒,放入姜,放入一切你喜欢的味道,把放凉的水淹没这一切,密封半个月。
若记忆并没有骗我,想来不会太难。
那就试试吧,希望酿出来的味道,会是我想要的烟火。想必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人,也都希望自己亲手酿造的一切最后都是自己想要的味道。为了这味道,我们会勇于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