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5日,黑龙江鸡东县,9人在家中聚餐发生食物中*,截止目前8人死亡,剩下一人仍在抢救。他们在聚餐时食用了自制的一种叫「酸汤子」的发酵食物。一开始这起事件被判定为「*曲霉素中*」,但深入调查发现,其实这种食物被一种叫做「椰*假单胞菌(pseudomonascocovenenans)[1]」的微生物污染了,正是这种细菌产生的致命*素,要了这些居民的命。
酸汤子(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如果注意之前的新闻,你会发现这类中*事件一点不新鲜,这几年内就已经发生过很多起。
比如,就在今年7月28日,11位顾客在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神泉镇「石头肠粉店」食用河粉后,先后出现食物中*症状。最后5医院,一人抢救无效死亡。经过调查,确认河粉被「椰*假单胞菌」污染。
年,深圳市民张女士吃完在家中泡发了好几天的黑木耳后,出现呕吐症状,肝肾心脏功能严重受损,最终紧急进行肝移植才保住性命。经过调查,黑木耳被「椰*假单胞菌」污染。之前也有很多起「长时间泡发黑木耳」导致的中*事件,也都与「椰*假单胞菌」有关。
这种细菌为什么如此凶险?我们该如何防止这类食物中*呢?
想深入了解这些,我们还要从一种印度尼西亚的传统食物说起。
1.殊途同归的发现
印尼有很多发酵类食物都统称为「贝」。比较常见的「丹贝」是用大豆和其他的一些杂粮,接种根霉菌之后发酵而成的饼状食品。而在爪哇岛上曾经流行过一种特殊的「贝」,是用椰子肉发酵而成的。正是这种「椰子肉贝(Tempebongkrèk)」,成为了致命的「杀手」。
早在年代,食用「椰子肉丹贝」导致的中*就已经有记录,中*者往往一开始是呕吐,腹泻之类的胃肠道症状,随后头疼,头晕,乏力,严重的会发生抽搐和昏迷,最后因为呼吸循环衰竭、脑血肿和尿*症死亡。中*死亡率高达30%~50%。
椰子肉丹贝(Tempebongkrèk)
微生物学家Mertens和VanVeen在有*贝中提取出了一种之前从未见过的细菌,最终确定它是食物中*的罪魁祸首。因为它是假单胞菌属,又是在椰肉发酵制品中首次发现,于是就命名为了「椰*假单胞菌」。但很可惜,这项发现当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中*也一直没停止过。从年到年,印度尼西亚共因为食用这种「椰子肉丹贝」,造成人中*,人死亡。最终印尼*府不得不在年彻底禁止这种食物的生产和销售。
在几乎同一时间,远在数千公里外的祖国东北,另一种食物中*也在不断夺去人们的生命。
酵米面,中国传统食物材料,一般是用玉米,高粱米等杂粮经过水浸泡,自然发酵10天至一个月之后,湿磨成糊状水面子,再过滤水分风干而成。由于自然发酵,酵米面通常会带有一定酸臭味。北方用它来做臭碴子、酸汤子、格格豆等食物。南方一些地区也会用它做汤圆等食物。
酵米面引发的中*,在东北一直很常见,不过很长一段时间,这种中*都被认为是霉菌导致的。直到上世纪70到80年代,经过一系列中国科学家的细致研究,才弄明白这是一种全新的细菌引起的。这种细菌一开始被称为「产**杆菌」,后来又被称作「酵米面假单胞菌」。最后人们发现,这个细菌好像跟印尼发现的椰*假单胞菌很类似,比如,它们产生的*素种类都一毛一样!
终于在年,经过多项性状的比对,中国科学家赵乃昕等人确认,引起酵米面中*的细菌,和印尼丹贝中*的细菌,其实根本就是同一种细菌——椰*假单胞菌!而且,这种细菌还会引起很多其它种类的食物中*,比如说黑木耳、银耳就特别容易受到这种细菌污染;河粉、肠粉等生湿米面制品,如果储存不当,也容易被这种细菌污染!人吃了被污染的这些食物,都可能有生命危险。
不同地区,不同时段的中*和死亡人数统计
直到这个时候,人类对于「椰*假单胞菌」的认识,才刚刚开始。
2.一种细菌,两种*素
国内很多报道直接会把椰*假单胞菌引起的食物中*称为「米酵菌酸中*」,其实这是有些片面的叫法,因为这种细菌可以产生两种*素,分别是米酵菌酸(Bongkrekacid)和**素(toxoflavin),两者共同导致了中*症状。
米酵菌酸(Bongkrekacid)
**素(toxoflavin)
米酵菌酸可以与细胞中的「能量工厂」——线粒体的ADP/ATP转运体结合,阻止ADP的转移,使「能量工厂」直接罢工,而**素则作用于细胞内的电子传递链上,影响呼吸作用的同时还产生大量有*的过氧化氢分子。两者共同作用,引起细胞死亡。
虽然它们的*性在*素界不属于特别高的那种,但一般导致中*的食物都是被严重污染了,这两种*素本身含量就高。再加上酵米面类算主食,本身也会吃得比较多。综合起来,能达到致死剂量也在情理之中了。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种*素都对热比较稳定,通常的烹饪过程是没办法破坏*素的。
3年的一篇文章对广西的9起酵米面中*事件做了流行病学分析,13名中*死亡者平均进食酵米面的量在克,而11名中*生还者平均进食量在65克。其中所有吃到了超过克的人,无一例外全部死亡。而吃克以下的则全部生还。
3.椰*假单胞菌的弱点
说了那么多,大家可能觉得「太可怕了」,以后都不敢吃任何发酵食物了!也不敢吃米粉,木耳,银耳之类的食物了!
Dontpanic!椰*假单胞菌有挺多「弱点」的。它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能够大量繁殖。而是需要很苛刻的条件,只有条件都满足了,才会大量繁殖,产生食品安全隐患。
最重要的条件就是「温度」。椰*假单胞菌最适的繁殖温度是22~30摄氏度。在冰箱冷藏条件(4℃)时几乎无法繁殖。所以在比较热的气温下,长时间发酵的产品,一旦被这种细菌污染,这种细菌就可能会快速繁殖产生*素,引起食品安全隐患。不管是印尼的椰子肉丹贝,还是中国的酵米面类食物,都符合这种特征。而且,椰*假单胞菌产生的那些*素也可以抑制发酵食物本身的发酵菌的繁殖(比如说霉菌),因此会给自己的生长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除了温度,「水分」也很重要。在比较干燥的环境中,椰*假单胞菌也很难繁殖。必须有湿度较大的表面,同时空气的湿度也较大的情况下,才会迅速在食物表面(比如风干过程中的酵米面、新鲜木耳/银耳、生湿米面团等)繁殖。这就是为什么我国市场监管总局一再提醒大家谨慎购买新鲜木耳、银耳,不要购买自采的鲜木耳、鲜银耳的道理。同样的道理,新鲜河粉、肠粉等湿面制品容易出问题,而干制的就不太容易食物中*。
第三个条件是「中性、低盐度的环境」。椰*假单胞菌不耐酸,如果发酵过程中会产生酸,让整个体系的pH降到5以下,那椰*假单胞菌基本是活不成的。因此我们不用担心酸菜、泡菜之类的发酵食物被这种菌污染。同样,椰*假单胞菌也不耐盐。因此一般腌制食物比如咸菜、咸肉等,不会出现椰*假单胞菌的食物中*(当然,这些食物可能会出现其他类型食物中*,比如之前说过的肉*梭菌)
因此,我们只要学会一定的技巧,就能够远离椰*假单胞菌。
4.如何防止椰*假单胞菌食物中*?
首先说说发酵食品。并不是任何「发酵制品」都值得担心。
比如在家做馒头、面包、酸奶、酸菜之类的一般不需要担心这个。只是在这里提醒一下大家:自制发酵食物通常意味着更大的食品安全风险,即使没有椰*假单胞菌,也有其他杂菌污染的可能性。因此还是建议大家有条件买市场上有品牌的预包装发酵制品,比较放心。
然后需要注意的是,尽量不要做酵米面一类的发酵谷类制品。如果一定要做的话,需要密切控制环境卫生,有条件的接种商业菌种,勤换水,发酵过后立即烹饪食用,不要存放。(再提醒一遍:即使做到这些,都不一定能保证安全。因此,尽量别做是最好的方法)
再说说黑木耳、银耳之类经常「中招」的菌类。
黑木耳、银耳如果被椰*假单胞菌严重污染的话,外观看上去可能会有区别。比如不成型、发粘、无弹性、有异味等。不管是新鲜的还是泡发的,一旦出现这种变质现象,一定要扔掉,不能再吃。如果遇到有人卖新鲜的银耳,不要买。
另外,泡发过程千万不能太久,几个小时就够了,不需要泡发一整天甚至更多天。有条件可以选择在冰箱中泡发。泡发后立即烹饪食用,不要在生湿的状态存放太久。
最后说说「生湿米面制品」
像米粉,河粉,肠粉之类的湿米粉制品,如果在家自制,制作出来最好当天食用完,不要存放太久。如果是买预包装的,尽量买带品牌的,并且确认生产日期,保证不要吃过期的湿米粉制品。
如果有任何变质或者异味现象,就立即扔掉,不要再吃了。
总结一下,想防止中*,主要注意的还是食品安全那些“老生常谈”的东西:
1)制作任何发酵类食物都需要谨慎,酵米面能不做就不做。
2)泡发食物不能太久,生湿米面制品做好后尽快食用。
3)发现食物有变质迹象,就扔掉不要吃。
如果能做到以上这些,那椰*假单胞菌其实并不可怕,它引起的食物中*完全是可防可控的。
关于椰*假单胞菌的QA
跟上次介绍肉*梭菌一样,我也整理了大家常见的问题,制作出了一个QA的环节:
为什么说尽量不要购买鲜银耳?我在很多大型超市里见过贩卖鲜银耳?
一般来说,超市卖的不会是刚摘的鲜银耳,应该是已经进行处理了。少数会有新鲜银耳出售,但因为沾染椰*假单胞菌的风险比较大,我国各地市场监管部门都发了很多消费提示,让大家谨慎购买鲜银耳、鲜木耳。
椰*假单胞菌不耐酸为什么能在酸汤子里大量繁殖?酸汤子的环境其实是中性?还是这个酸汤子干脆就是做失败了?
好问题。我的理解是,目前文献资料显示椰*假单胞菌无法在pH5的食品内生长。酸汤子虽然有酸味,但pH可能在5以上,因此还是有危险。而酸菜的pH通常在5以下。
为什么度高温也杀不死这个病*?
首先,这不是病*,是细菌分泌的*素。其实细菌本身很容易杀死,但它产生的*素只是一种化学物质,没有生命,谈不上「杀死」或者「杀不死」。目前可以肯定的是,度高温不会让这类化学物质分解或转化。
自酿米酒要不要担心这种菌污染?
一般来说不用担心,因为酒类通常pH很低,椰*假单胞菌无法繁殖。但也不绝对,因为在非洲莫桑比克也发生过自酿酒(pombe)感染这种菌的中*事件。因此,最好的办法是不要自酿酒,尽量买工业化生产的。
河北一些地区,喜欢做西瓜酱,就是把*豆煮熟后,撒上面粉,颗颗裹上面粉,然后平铺在报纸上,再盖上报纸,(在夏天炎热时制作)发酵后,搓干净霉毛毛,然后放西瓜大量的盐等腌制。这会不会有风险呢?望解答,谢谢。
一般这种酱类食物不容易发生椰*假单胞菌污染(没有找到这样的案例)。但是自制酱类还是有食品安全风险,有自制豆瓣酱导致肉*梭菌繁殖,引发肉*症死亡的报道;此外自制酱类食物也容易*曲霉素超标。
特别想问问泡发以后烧熟的黑木耳还会有*?我们这过年会炒一道豆干胡萝卜还有黑木耳香菇等一起炒的菜,一次做很多,保存在冰箱里吃很多天。
关键在于泡发多久,正常泡发问题不大,而泡发很久(超过一天)的话,即使烧熟了,也还是有风险的(因为*素耐高温)。而炒熟后正在冰箱放太多天,需要担心的更多是食物腐败变质,还有亚硝酸盐含量升高的问题。
这类食物和普通的发酵食品有啥区别吗?比如日常我们吃的发面馒头,酿的酒也有可能污染吗?
自酿酒刚才说过了,椰*假单胞菌风险不大,但其他杂菌污染是需要考虑的。
而发面馒头、面包等食物通常风险不大,制作这些食物时,面团发酵时间短的1个多小时,长的也只要几个小时。我觉得这时间这不够椰*假单胞菌繁殖产*。要注意制作过程中环境卫生,尽量买商业化的酵母菌菌种来发酵,发酵时间不要过长,发酵完马上蒸煮/烘焙(这样细菌即使存在也会被杀死,来不及分泌*素),那椰*假单胞菌就没有可以生长的空间。其实目前也没有吃这类食物中*的案例报道。
我们家做馒头一直用的是老面,就是很早之前发酵的面团,做馒头的时候泡软搅拌到面粉里发酵,之后留一小块风干后等下次做馒头重复上面的步骤。
我认为理论上是有风险的,而且风险相对使用工业化的酵母菌菌种来看大得多。但我没有找到因为「老面」导致的椰*假单胞菌中*报道。我猜想可能和小麦淀粉性质有关,可能这类食物不是适合椰*假单胞菌生长的环境。但我还需要查更多资料才能证明这一点。
请教木耳泡发后放冰箱风险大不大?
我认为如果时间长了,还是有一定风险,建议泡发后立即烹饪,不能长时间处于生湿的状态放冰箱。
为什么椰*假单胞菌“偏爱”这类发酵食物作为生长基?还是说其实它无处不在只不过其他东西上没机会大量繁殖?
这是个很深的问题,目前的研究应该还没到能完全解答这个问题的程度。我们目前只知道,椰*假单胞菌在土壤中广泛存在。它生长需要一定的条件(文章里写过),而同样满足这些条件的食物中只有少数会出现大量中*案例(比如用玉米发酵的食物,木耳银耳等菌类等)为什么其他菌类很少有案例报告?这些都有待更深入的研究。目前有资料显示椰*假单胞菌对食物中脂肪酸比例有要求,油酸比例高就更容易生长。但目前还没有确定的结论。
那木耳是不是在晒干的过程也很容易产生这类霉菌
这不是霉菌,是细菌。木耳晒干过程如果很慢,而且空气湿度又很高,那确实容易产生。但如果湿度、干制时间控制到位,那风险就可控。
那用豆浆机磨豆浆前将*豆泡一夜会不会有几率感染这种病*?
首先这不是病*是细菌。泡一夜会有更大风险,建议缩短浸泡时间。
请问网购的袋装东北米线呢?米线貌似是湿的那种。还有螺蛳粉呢?好怕怕,一直爱吃这些。
预包装食品在生产过程中会做严格的微生物控制,要么通过降低pH,降低水活度的方式使微生物难以生存,要么就用高温杀菌的步骤杀死微生物,所以通常不用担心预包装食品会发生椰*假单胞菌中*。目前几乎所有案例都是来自自制食物。
那干的米粉常温室内存放有没有事呢?
不会有事,干制食物水分太少,任何微生物都无法生长。
自制的酸奶还能吃吗?
酸奶一般不会受到椰*假单胞菌污染。但自制酸奶也有别的微生物污染的风险,要谨慎。
山东省特产玉米煎饼有一种是糊子发酵后制成的,叫酸煎饼,好像是在莒南更普遍,有课题论证是莒南胃、肠癌发病的直接原因,不清楚是否也是这些因素引起的。可以深入一下。另外,山东的煎饼很多是微或者半发酵后的原料制作的,这些酸在加工过程中会有哪些变化需要明确。
不一定是椰*假单胞菌繁殖所致,如果有致癌作用,那有可能有*曲霉素的作用。不过这只是猜想。
恩,不好意思想咨询一下您,这个米酵菌酸会挥发吗?刚才打开了一盒放了很久的黑木耳,闻到很浓的一股酸味,没有吃就扔掉了。这个酸味闻到身体里不会引起中*吧?
看化学结构应该不容易挥发,另外,还好你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