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蟹脚痒”,无人能抵其鲜美。中国人对于大闸蟹的感情,可谓是真正的爱之深,这从饮食大闸蟹几千年的历史中便可窥见。
早在发掘距今约-年的淞泽文化、距今约-年的良渚文化层时就有发现河蟹蟹壳,此外,不少文人墨客还将其写进诗词中加以赞美,唐代诗人李白就曾写过“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的诗句。
清代美食家张岱也曾评价其“食品不加盐醋而五味全者,无他,乃蟹”。这些来自名人的经典语录都在无形中将大闸蟹推上了顶级美食的宝座。
时下正赶上中秋节加上国庆假期,肥美多汁的大闸蟹更是成为人们过节送礼的首选,家家户户的餐桌上总少不了它的身影。
大闸蟹性质寒凉,过量饮食危害大
小编在这里还是要提醒大家,大闸蟹虽然美味,但也应适量饮食,因为螃蟹性寒,过量食用对身体不利,尤其是脾胃虚寒者不宜吃蟹,吃后容易引起腹痛、腹泻或消化不良等症。
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有清热解*、补骨添髓等功效。对于淤血、损伤、腰酸腿痛和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均有一定食疗效果,但是过量食用会对身体产生危害。《本草纲目》中就有关于蟹的记载:蟹,咸,寒,有小*。
据医生介绍蟹*脂肪胆固醇含量偏高,多食容易诱发胆囊炎、胰腺炎等,患有胆结石、慢性胆囊炎、慢性胰腺炎、高脂血症的患者不建议食用;其次,螃蟹性味咸寒,慢性腹泻以及胃肠功能较差的人不宜吃,否则极易引起腹泻;容易手脚冰凉、体质虚寒的女性以及孕妇也应尽量少吃或不吃;此外,过敏性体质的人群也要慎吃螃蟹。
闸蟹拍档不能少,添香解腻散风寒
古医书《金匮要略》中曾记载,食鱼蟹中*“紫苏煮汁饮之”。话中提到了紫苏叶可做鱼蟹解*之用。紫苏叶,辛,温,归肺、脾经,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
大闸蟹性寒,紫苏叶散寒解表,理气宽中,解鱼蟹*,可治疗大闸蟹中*引起的腹痛,腹泻,呕吐等症。因此为了能放心的食用大闸蟹,降低因其性寒对身体造成的不良影响,蒸煮大闸蟹是放上几片紫苏,祛腥驱寒值得推荐。
大闸蟹配*酒也可驱寒消解不适。《红楼梦》中就曾多次提及大闸蟹配*酒可解蟹*,第三十八回中写道,史湘云做东、薛宝钗家埋单,请贾府上下、老幼女眷,在大观园中吃蟹、赏桂。林妹妹就说了“我吃了一点子螃蟹,觉得心口微微的疼,须得热热的喝口烧酒”。
由于大闸蟹性寒,而*酒有活血驱寒的作用,可以减轻或消除吃完后的不适感。一来因为*酒性温,二来则是因为*酒中丰富的氨基酸和酯类物质最能祛除蟹的腥味,增加蟹在口中的鲜美感觉。
“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曹雪芹在《螃蟹咏》中提到蟹性寒为防积冷一定要用姜,因为生姜性温热,具有暖胃、驱寒的功效,因此可与性寒的大闸蟹相互调和补充。
将姜片与蟹同蒸或是在食用大闸蟹后喝上一杯姜汤,可以预防由食用寒性蟹肉引发的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另外,生姜具有芳香成分,可以压制住大闸蟹的腥味。
看了这么多,想必大家对于如何使用大闸蟹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不过还是要再次提醒大家,为了身体健康应适量食用大闸蟹,若身体出现不适症状,最好寻求专业的医师诊治,保障我们度过一个美好的国庆假期。
专家提醒
吃螃蟹一餐最多不能超过3只,蟹*脂肪胆固醇含量偏高,多食容易诱发胆囊炎、胰腺炎等,患有胆结石、慢性胆囊炎、慢性胰腺炎、高脂血症的患者不建议食用;
其次,螃蟹性味咸寒,慢性腹泻以及胃肠功能较差的人不宜吃,否则极易引起腹泻;
容易手脚冰凉、体质虚寒的女性以及孕妇也应尽量少吃或不吃;
此外,过敏性体质的人群也要慎吃螃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