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介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什么说肝癌是癌症中沉默的杀手我们该 [复制链接]

1#

2月27日,69岁的香港演员吴孟达因肝癌去世。就在一个月前,我们刚刚告别了因肝癌而离世的歌手赵英俊。他们的离世让人们再次忆起肝癌的残酷,这种号称“癌中之王”的疾病,已经夺去了很多人的生命,包括一些我们所熟知的名人,如歌手臧天朔、演员沈殿霞和诗人汪国真等。

肝癌恶性程度高,病情发展快,由于其起病隐匿,约40%的患者在诊断时没有症状,往往早期诊断率低,确诊时多数患者已处于中晚期。如何尽早发现、预防肝癌?一起通过肝脏的知识科普,了解一下如何远离这种疾病。

肝脏:全天无休的分解工厂

肝脏是人体中最大、工作最努力的器官之一,位于腹部右侧,横膈膜下方。

肝脏24小时工作,从吃进去的食物中分解营养,转化为身体所需的物质,吸收脂肪和蛋白质,并将它们转化为能量。为了消化脂肪,肝脏每日制造胆汁约一升,协助消化胆固醇和脂肪,使它们更易被小肠吸收。

肝脏在维持血糖水平稳定方面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果血糖水平过高,肝脏会从血液中移除一部分糖,以糖原的形式储存在人体内;如果血糖水平过低,肝脏就会把这些糖原分解,使部分糖返至血液。

此外,肝脏还有其他重要功能——

解毒功能:外来的或体内代谢产生的有毒物质,在肝脏解毒变为无毒的或溶解度大的物质后,随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

机体代谢:维生素代谢,如A、B、C、D和K的合成与储存;激素代谢;通过神经及体液的作用参与水的代谢过程;调酸碱平衡及矿物质代谢,供给热能。

血液方面的功能:造血、凝血,调节人体凝血和抗凝两个系统的动态平衡。

透支:这些东西正在伤害你的肝脏

酒精

我国有4%~6%的人患有酒精性肝病,相当一部分国人的肝脏正在承受着酒精带来的侵害。

酒精主要在肝脏中代谢,先后在两种酶的作用下转化为乙醛和乙酸,最终以二氧化碳和水的形式排出体外。然而,大部分亚洲人先天缺乏这两种酶,会让代谢过程卡在某个阶段,而这些代谢产物大多会产生毒性反应。

过多的酒精对肝脏的损伤在初期表现为脂肪堆积,也就是酒精性脂肪变性。而后出现炎症导致肝细胞坏死,出现肝功能的异常。当肝再生速度追赶不上坏死的速度时,肝脏开始产生纤维组织填充坏死肝组织,形成肝硬化甚至发展为肝癌,进而对身体各个系统进行“暴击”。

脂肪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成人食用油摄入量为每天25~30g。而我国人均食用油摄入约为42克/天,大幅超标。美食美则美矣,伴随而来的健康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肝脏是身体的糖、蛋白质、脂肪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中心。但肝脏的储备能力也有上限,如果长期高脂肪饮食,脂肪不能被及时代谢而积蓄在肝细胞内,就有可能形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药物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很多药物都有潜在的肝毒性。

正常情况下,肝脏会参与药物代谢,分解有毒物质。当超过肝脏所能承受的能力时,药物会对肝脏造成“药物性肝损伤”,表现为各种急慢性肝病,但由于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可能会被误诊或漏诊。药物性肝损伤较轻的话停药后可恢复,较重者可能危及生命。

癌变:多源于乙肝和慢性肝病

乙肝病毒感染→肝癌

在我国,肝癌的第一大风险因素是病毒性肝炎。我国乙肝携带者数目巨大,现有乙肝病毒感染者约有万例。而肝癌患者中,85%以上有乙肝病毒感染的证据。单纯感染乙肝病毒,只要控制好病情,并不会导致肝癌的发生,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很多患者忽略了乙肝的治疗。

酒精肝/脂肪肝→肝硬化→肝癌

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脂肪性肝炎等多种慢性肝病都可以导致肝细胞破坏。当肝细胞被破坏后,肝脏会再生新的肝细胞来填补空缺。但如果肝细胞再生过程中出现了“偏差”,就可能产生肝癌细胞。正常情况下,肝癌细胞会被机体免疫系统清除,若肝癌细胞不能被清除,就会逐渐进展为肉眼可见的肝癌。

脂肪肝的发展过程:一只健康的肝脏(1),堆积起了脂肪(2),继而发展成NASH,具体的表现有炎症(3)和细胞肿胀(4),有时还会产生瘢痕(5)。图片来源:Science

除此之外,丙型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进食了含有黄曲霉素的食物(如发霉的玉米与花生等)、饮水污染等,也是肝癌发生的常见原因。

症状:肝区隐痛只占少数多数早期患者难以发现

通过一些影视作品中的剧情,很多人以为肝癌患者会出现肝区(右上腹)隐痛。实际上,在肝区隐痛的病因中,肝癌只占很少一部分,临床上常见肝区隐痛的原因是胆囊或胆管疾病,如胆囊炎、胆囊结石等。

研究表明,我国约85%的患者就诊时已经处于中、晚期,丧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机。这是因为肝脏没有痛觉神经,即使早期出现一些问题的时候,人体也感觉不到明显不适。且由于肝脏能力很强,即使坏了一部分仍能正常工作,只有当癌细胞不断生长膨胀,“触碰”到肝包膜,人体才会有痛感。

因此,肝癌早期大多是没有任何症状的,进一步发展才可能出现消瘦、食欲下降、肝区疼痛、原有肝脏疾病加重等表现。一旦出现明显疼痛、严重消瘦等症状,再进行腹部CT或核磁检查时,往往会发现肿瘤体积已经非常大,甚至出现转移,为时已晚。因此,不能只通过症状来预测肝癌的发生,更不能由此来判定自己安全。

积极预防肝癌: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注重肝病防治

在中国,肝癌是导致死亡的第二大癌症。年,中国有超过41万人新患肝癌,有超过39万人死于肝癌,死亡人数逼近新发病人数。这意味着每11位新确诊癌症的人中有1位患肝癌,几乎每8个因癌症死亡病人中就有1个死于肝癌。

年中国常见癌症发病、死亡人数

数据表明,相对其他最常见癌症,肝癌的发病率稍低,而死亡率则偏高。这也表明肝癌的治疗和预后相对较差。

无论是健康人群还是患有肝病的患者,预防肝癌的最基本的策略就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吸烟、不饮酒,科学运动、均衡饮食,保持健康的情绪,避免摄入发霉的食物,远离致癌化学物质或药物。

肝病患者需要积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例如,对于患有乙型或丙型肝炎的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病毒治疗,以抑制病毒复制、延缓肝炎朝着肝硬化进展的过程,这有利于预防肝癌的发生。

无乙型或丙型肝炎的健康人群可以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这是预防乙型肝炎的最有效措施。根据国家的计划免疫方案,婴儿出生时、生后1个月和6个月时,应接种三针乙型肝炎疫苗。疫苗保护效果一般能持续30年,因此一般人群不需要监测乙型肝炎抗体或补种。容易意外暴露于乙肝患者的血液或体液的高危人群(如医护人员)如乙肝抗体滴度较低,建议加强免疫。

主动监测肝癌:定期体检高危人群重视筛查

肝癌的筛查和监测是早期发现和诊断肝癌的关键环节,有利于提高肝癌的整体生存率。腹部超声和检测血清甲胎蛋白水平(肝细胞产生的一种糖蛋白)是肝癌筛查的主要方法。通过以上检查高度怀疑但是仍不能确诊的患者,CT或者磁共振能够帮助做出正确诊断。

但要注意的是,肝癌风险不同的人群适合采取不同的筛查方法和监测间期。因此应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基于肝癌风险来制定个体化的筛查方案。例如,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乙型或丙型肝炎患者是我国最主要的高危人群,这类患者需要每6个月复查1次腹部超声和血清甲胎蛋白水平。

目前肝癌的治疗方式主要有一般治疗(保肝治疗、抗病毒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药物治疗(化疗、靶向、免疫治疗)、手术治疗(部分肝段切除术、介入治疗、局部消融治疗和肝移植术)、放疗和中医中药辨证施治,不同的临床分期有不同的治疗方式选择。

总之,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和治疗以乙型或丙型肝炎、肝硬化为主的肝病,是将肝癌扼杀在摇篮里的重要措施。关爱健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