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介绍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你天天喝的陈茶,可能只是一堆烂树叶新周
TUhjnbcbe - 2024/12/25 8:43:00

一块茶饼的保质期,到底有多久?

在现代社会,这些泡在大缸里、藏在坛子底、挂在屋檐下的食物,已经不大经得起人们挑剔眼光的审视。

—————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对于“吃什么才安全”的焦虑蔓延到了“喝什么才安全”。

传闻里的主角有东方的茶叶、药酒,也有来自西方的可乐、咖啡。虽然后来证实“咖啡致癌”只是虚惊一场,但某药酒品牌,却实实在在地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与之前单纯的食品安全问题相比,这次尤其让老百姓不能忍的还有虚假宣传。以某药酒为例,宣传方为了提高销量把药当作保健品来宣传,公然宣称“每天两口,把病喝走”,成分里甚至含有被限制使用的药材“豹骨”。

豹子:???

也许这款药酒不是狭义上的“毒药”,但是铺天盖地的虚假广告,同样能造成毒害健康的恶果。

与虚假广告效果类似的,还有一些在民间口耳相传的饮食传统。遵循这些谚语、习惯、风俗,人们年复一年地吞下没有安全保障的食物,却还毫不知情。以普洱茶为例,通常认为普洱像窖藏酒一样,放得越久喝起来越香。

过于繁琐的饮茶程序,有时候变成了一种刻奇。

当家里的老人突然心血来潮,从角落里找出一块不知放了多久的茶饼,你就要开始注意了——药酒不能乱喝,放了多年的陈茶也是。

小心陈茶变烂茶

—————

去年,方舟子发表了一篇文章《喝茶能防癌还是致癌?》,引发轩然大波。他在文中强调,喝茶方式、茶叶制作或储存方式不当,都会产生致癌风险。

一方面,高温热饮可能烫伤食道,存在致癌风险。据一些研究发现,爱喝滚烫茶水的人,罹患食道癌的几率是普通人的三倍。

另一方面,文中所举的普洱茶,在漫长的储存过程中,就很可能会产生黄曲霉素、伏马毒素、呕吐毒素等各种真菌毒素。

宁波人用雪菜腌制咸齑。/浙江新闻

其中普通人最熟悉的应该就是黄曲霉素了。它很容易存在于豆腐乳、豆瓣酱等各类发酵食品中,一旦制作过程操作不当,这种高致癌物就会留存在食物中,威胁健康。

普洱茶属于后发酵茶,使用渥堆发酵法。这种高湿高热的环境,很适合曲霉的生长。而曲霉也是形成普洱茶独特风味的基本要素,很多普洱爱好者说的“越陈越香”可能就来源于此。

方舟子还举了两个例子来说明问题:年,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当地市场抽查了70份普洱茶样品,全部检出黄曲霉素,参照谷物的5微克/千克的黄曲霉素限量,这些样品中有8份含量超标;年,南昌大学的研究人员从南昌市场采集了60份普洱茶,同样全部检出黄曲霉素,其中7份超标,此外还查出了伏马毒素和呕吐毒素,其中41份呕吐毒素超标。

随后各路专家出面辟谣:普洱茶在制作过程中会产生黄曲霉,但黄曲霉素不溶于水;廉价的普洱才会超标,正规的普洱不太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还有专家开展了针对性科学评估,结论是即使消费者天天喝处于黄曲霉素污染限值内的普洱茶,身体也不会有大碍。

年,云南思茅市更名为普洱市。

普洱中的致癌物质是否普遍超标、会不会影响健康,至今难有定论。但是普洱作为食品,的确还缺少一个“保质期”概念。

一块在蓬松的包装纸里存放十年的茶饼,仅在卫生方面就令人担忧。当然,我们不是要把普洱一棒子打死,方舟子也在文章里补充一句:“喝新鲜的普洱茶,就没问题。”但对于笃信“陈茶更香“的人们来说,这无异于剥夺了他们喝茶的最大乐趣。

越“陈”的东西越好吃?

—————

“越陈越香”恐怕是除了辛辣之外,中国人追求美味的另一个极端。

“陈年老窖”一直是各种酒类品牌屡试不爽的营销噱头,陈年老茶、陈年腊味也都备受追捧。东北人喜欢的酸菜,四川人喜欢的泡菜,广东人喜欢的梅菜,以及之前被外媒吐槽的皮蛋,都是依靠时间“脱胎换骨”的美食。

很多人明知皮蛋不健康,却无法抵御其美味。

但在腌制食品中普遍存在的亚硝酸盐,是健康的一大威胁。年中医院公布的致癌食物黑名单中,腌制品高居榜首。

尽管在现代技术的改造下,腌制品已经尽可能地降低危害,但要彻底“洗白”腌制这种食物制作方法,几乎是不可能的。更何况很多中国家庭,还特别喜欢自制腌制品。

徽州名吃:“长毛”的毛豆腐。

在广东的一些地方有腌冬瓜水的习俗,被认为是祛暑降火的饮品。但在今年三月,中山市一名妇人给儿子喂下已经腌了3年的冬瓜水后,孩童突然出现口唇青紫、恶心、全身发紫等症状,医院。

经鉴定,罪魁祸首就是变质冬瓜水导致的亚硝酸盐中毒。

茶马古道上的人们,曾经习惯了运送普洱茶饼。

为什么人们会觉得食物放得越久越好吃呢?还拿普洱做例子。普洱茶最初为避开中原绿茶的市场竞争,主要进行边销和外销。为了便于长途运输,压制成茶饼、茶砖。但压缩之后更易发酵,久而久之人们就习惯了这种独特的风味。

腌制品和腐败食物,美味和损伤,有时候只有一线之隔。

祖先:你以为我不想吃新鲜的?

—————

普洱茶曾同绿茶一样,以新、鲜、爽为佳。推崇“陈茶”的历史,只有区区一百多年。

年,台湾学者邓时海出版了海内外第一本普洱茶专著《普洱茶》,书中首次定义了这种“越陈越香”的说法。

茶叶的饮用方法随着时代在变化。今天常出现在奶茶中的“抹茶”在某个历史时期曾是中国人主要的饮茶方法。

此后,在商家的宣传炒作和普洱爱好者口口相传下,历史上出于无奈才制成的茶饼,以及简陋的纸质包装,成为普洱反复标榜的“正宗元素”。

不止是普洱,所有经过微生物参与发酵的食品,在中国人吃饱吃好后更追求吃健康的大背景下,几乎都经历了一个“人设崩坏”的过程。过去因为技术限制,需要腌制、发酵才能长期保存食物,同时产生了各种意想不到的独特风味。但在现代社会,这些泡在大缸里、藏在坛子底、挂在屋檐下的食物,已经不大经得起人们挑剔眼光的审视。

火腿是风干盐渍之后意外造就的美味。

这也是实现食品安全的必经之路。现代社会,消费者需要知情的权利。发酵品的美味和弊病,应当共同呈现在消费者面前,供他们自行选择,而不是一味地用虚假广告和所谓的传承、正宗来掩盖缺点。

话说回来,如果将来有幸能够穿越回去面见几百年前的祖先,带一包新鲜普洱和一包陈年普洱,他们究竟喜欢哪一种,还真难说。

欢迎分享文章到朋友圈

作者/刘强编辑/苏炜

1
查看完整版本: 你天天喝的陈茶,可能只是一堆烂树叶新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