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介绍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起点并不高的无线通信之路
TUhjnbcbe - 2021/4/26 17:24:00

在万门机实验局还没开,中研部还没成立的时候,无线已经单独成立了部门。从最早模拟的ETS开始,经过CT2及DECT的失败,到年GSM开通实验局,无线才算真正的起步,是一个起点并不高的起步。

一.产品篇

二.产业篇

三.公司篇

四.华为篇

1.华为的创建

2.交换接入打基础

3.华为的冬天

4.无线漫漫爬坡路天

4.1起点并不高的无线

4无线漫漫爬坡路

战略从来都是很早之前就定下来的,这个在无线产品上也得以充分的体现。无线产品现在是华为运营商规模最大的业务,而发展无线业务战略实际上定得非常早。

4.1起点并不高的无线

无线业务部成立的时间是年8月,其时,华为门的B型机销售刚刚开始上量销售,CC08万门机实验局还没开,中研部还在酝酿之中。独立于程控交换之外的无线业务部成立是一个正式的里程碑,但管理层讨论无线可能会更早,至于多早,没有公开资料,就不知道了。

无线的起步

无线产品除了有和程控交换机一样的数字电路之外,还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无线射频。90年代初期程控交换机突破标志着华为掌握了以数字电路及软件系统为基础的复杂产品开发能力,但无线产品最关键的还是基站系统,还需要射频的技术能力。

90年代初期,国内的射频人才是非常少的,就这些很少的射频人才,主要还集中在*工单位及各部属研究所里,在一般企业里的不多,在民营企业的就更少了。这种状况一直到了年之后才随着民营企业自己培养的人才逐渐增多才有所缓解,华为在01年之前,对射频部人员的考评都是有所倾斜的。

所以,无线业务刚刚成立的时候,并没有立即瞄准刚刚开始部署的GSM系统,人才的基础不够,所需要的资金更不够。无线业务部最早做的是ETS无线接入系统,并且第一版的无线基站也不是华为自己做的,而是OEM深圳一家公司的,配合以华为的交换机一起销售。

但OEM的产品质量并不算太好,问题不断,并且处理问题比较慢,于是华为就决定自行开发整套系统。ETSWLL接入系统包括了终端,基站及基站控制器,基站控制器和交换机的差异不大,对华为来说,主要是要有基站产品的系统设计能力。

ETS所涉及的射频技术主要是模拟的,但移动通信系统在90年代向数字化转型的趋势已经非常明确,对华为来说,ETS还只是华为向无线系统进*的一个切入点,一个试水的产品,虽然在国内有部分市场,但毕竟规模有限,也是非标准化的产品。

试错中积累的技术能力

在ETS销售的同时,华为做了数字化无线系统立项开发。

虽然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数字化趋势是明显的,但也因为各个国家,产业内所有公司都看到这个趋势,都在努力创立自己的标准,因此数字化通信系统有很多个标准,北美的有D-AMPS,CDMA,欧洲有GSM,CT2及DECT标准,还有日本的PDC,因此华为面临着选择,什么样的标准,什么样的产品。

当时华为还很弱小,连交换机都还不是强势厂商,无线领域更是无感的存在,对无线标准,无线产业的研究也是属于入门级的,我个人估计当时华为和业界的交流也基本没有,也没有意识到不同国家不同公司对产业的影响力是完全不一样的,估计也没有与邮电部下属的研究机构做太多的交流,华为决策了做CT2及DECT标准的数字系统。当然也有另外一种可能,就是先拿这个标准做练手,虽然这种可能性对资金并不宽裕的华为来说并不大。

产品很快开发得差不多了,发现这两个产品在国内并没有市场,因为依赖的频率在中国并没有发放。94年虽然GSM在中国只是试点,但经过95,96年的发展,国内无线系统的形式已经明朗化,国内数字化产品应该只会向GSM和CDMA演进,其他标准被采用的可能性不大。

虽然两个产品开发失败了,但对华为来说,两个产品的开发至少锻炼了队伍,掌握了数字射频的技术,当然,这个只是我们这种没有真正了解这两个产品成败的人猜测,也无法对这两个产品的得失做更多的分析和评述。

无线真正的起步--GSM

GSM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缩写,但产品比华为之前开发的产品要复杂得多,交换机在当时只是复杂系统产品之一,但GSM是包括了基站(BTS),基站控制器(BSC),移动交换机(MSC),拜访位置寄存器(VLR),归属位置寄存器(HLR)等5个最简单组网的网元的,当然VLR是和MSC集成在一起的,相对简单一些。

在上面的网元中,MSC的架构和程控交换机类似,但需要增加移动协议的处理,比如和手机的协议,和控制器的接口,和HLR的呼叫接口等,而程控交换机对外连接要简单不少。在基站子系统,除了基站的射频之外,手机的呼叫流程也复杂很多,在呼叫保持过程中还要随时测量,做好切换的准备。

所有的这些复杂,都是体现在GSM的协议上了,GSM所有协议多少页没统计过,只是知道有11个系列,每个系列有多少不等的协议。我之前是做接入网控制器,常看的协议主要是04.08,08.08,08.58。协议内容有多有少,多的一份可能有几百页,好像08.58就有几百页,少的可能10多页。

GSM协议

华为最初投入GSM开发的只有几十个人,要把协议读懂,把软件和硬件都做出来,工作量肯定是不言而喻的,西方厂商都是几百人上千人在做,而作为新手的华为最初也只能投入几十人,当然在开发过程中也是不断的快速增加员工。

除了工作量之外,还有一个就是对协议的理解。协议里面虽然定来各IE的定义,但对新手而言,虽然主要的过程会有所研究和猜测,但毕竟有这么多协议,也有许多参数的含义就会被遗漏,或者认为作用不大,就先简化处理。因此产品上网之后,出现过不少协议兼容性的问题,和其他网元的兼容,和手机的兼容等等。

97年北京电信展

总之,一个不大的团队经过并不算太长的时间,在年就将GSM的样机开发出来了,虽然,离真正的商用还有不小的距离,但至少已经可以参加97年的北京电信展,可以宣传和推广,和运营商进行交流。

在关键技术突破之后,华为立即补充了大量研发人员做商用产品开发,这里的大量只是和自己比,到98年的时候产品线的研发人员已经达到了大几百人,但相比领先的友商,人数还是处于劣势。

基站产品

华为MSC,控制器,HLR等产品最初都是基于B型机平台做的开发,当然HLR只是用B型机做前置机处理信令,后面接了数据库,真正全新开发的则是基站。

BTS1.0:BTS1.0应该是样机阶段开发出来的,等笔者加入华为的时候,只在某个实验室看到过,也只是放在那里,没有使用。BTS1.0应该是一个2.2米左右瘦高形的机柜,不记得是6个机框还是7个机框了,能够支持的载频数量是6个,内部的结构不清楚,因为是第一次做,集成度很差的。TRX,基带,功放等,都是分离的。BTS1.0是没有推向市场的,上市的直接是BTS2.0。

BTS1.0完成样机打通电话之后,研发的主要力量就投入了BTS2.0的开发,也就是商用产品的开发。从基站2.0开始,华为已经逐渐开始了系列化的基站开发,虽然2.0基站的系列化的形态并不多。

BTS2.0示意图

BTS2.0的机柜是mm(高)*mm(宽)*mm(深),虽然和自己的1.0比已经不错,但相比友商,集成度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从上面的示意图可以看出板件的种类是非常多的,光电源就有4种,每个TRX的收发信机,功放是分开的,都还对应一个基带处理板,分合路也是分开的(这一段偏技术化,总之,理解为按功能全散件就对了)。

作为首商用产品,关键是先能用,集成度不高,使用复杂是会影响竞争力,但以华为当时的技术水准,在BTS2.0产品立项的时候可能也无法做得更好,或者可能做得稍微好一点,但时间进度可能会拉得更长。

实际上BTS2.0的使用时间并不长,BTS2.0在开发的同时,华为已经启动了BTS3.0的技术研究,并很快立项,年下半年开始商用的BTS3.0和年年底开始实验局的BTS2.0在时间上相差并不大,以至于业界曾经流传过说华为会用两个不同团队同时开发产品,择优使用。如果看了BTS3.0的结构示意图,就会理解BTS3.0完全是技术和产品的代际演进。

BTS3.0示意图

BTS3.0在mm(高)*mm(宽)*mm(深)的尺寸上和BTS2.0并没有质的变化,但大幅度降低了使用的复杂度。从上图的结构就可以看出,实际上只有3个框,板件种类和数量也大幅度减少。

BTS

当然,BTS3.0也是系列基站,真正大规模使用的是BTS,也就是一个机柜支持12个TRX容量,当然机柜的尺寸也会大一些。

举步艰难的国内市场

华为GSM的第二代产品,也就是第一代商用产品的开发持续了1年多,到98年年中,差不多可以去开实验局了。当时市场人员在移动和联通各找了一个实验局,移动在内蒙东胜(现鄂尔多斯市东胜区),联通在河北沧州。

这个是华为首个GSM站点

第一个实验局难度肯定是很大的,无论是产品的成熟度还是华为本身在无线网络经验上的缺乏,但无论如何,华为还是将第一个实验局开起来了,虽然最初的容量不是很大,但还是在东胜站稳了脚跟,在现网的环境里也使得产品快速成熟。

华为GSM商用发布会

虽然华为对无线产品(含移动核心网)的发展寄予厚望,也制定了中长期的发展规划,但国内市场的拓展举步艰难,远远低于预期。最初的几个小局点都是中西部地区,在中国移动真正拿到第一完整的无线本地网应该是湖南,已经是年年中。

国内市场拓展不顺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无线产业自身特点的原因,也有华为产品竞争力不足的原因,当然,也有市场竞争方面的原因。

产业特点方面,无线产品和程控交换机最大的不同就是占地盘,这个在前面产业篇里面详细阐述过,一般一个本地网只用1-2个设备商,如果采用不同设备商设备插花组网的话,网络的建设管理和质量都会面临很大的挑战。华为真正商用化已经是99年之后了,其时,无论是移动(那个是时候是电信下面的移动部门)还是联通,已经被西方主要厂商完成了跑马圈地,如果要用华为的设备,就涉及到网络调整,以及调整费用。

产品竞争力方面:从上面两代基站的产品可以看出,华为基站产品的竞争力并不领先,无论是在产品规格还是成本,在性能和网络经验方面,和西方大厂比差距可能更大,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市场竞争方面:国产程控交换机最开始群体突破的时候,竞争力也不行,在国家一系列*策及直接的国产交换机用户协调会,使得国产交换机很快在市场上占据了优势。国家本来也想通过类似的*策扶持一下国产设备,但被西方厂商一一化解。

首先,在*策上:在96年国产程控交换机用户协调会时,参加的只有纯国产厂商,但组织国产移动通信设备用户协调会的时候,爱立信等西方厂商在国内都已经有了合资企业,也算国产设备,因此也参加了用户协调会;东信和金鹏是贴牌摩托罗拉的基站,也是国产设备;当然,参加协调会的还有大唐、中兴和华为。由于是同场竞技,实际上移动系统的用户协调会是属于不了了之。

其次,在价格上,西方厂商吸取了在程控交换机上的教训,在国产设备取得突破并参与市场竞争的时候,西方厂商很快就开始降价。年,华为无线系统获得了甘肃白银/武威的商用合同,搬迁了爱立信的基站。由此拉开了西方厂商降价的序幕。

本来西方公司之间互有默契,一般不参与对方范围的投标,彼此井水不犯河水,大家都维持着高价,有了国产厂商的搅局,均衡的局势被打破。华为无线基站产品竞争力还不太够,但移动交换机还是挺强的,第一次参与的投标是东北某省,这也是国产厂商第一次参与移动交换机的投标,西方厂商交换机的报价直接降低了30%,华为当然没中标,某领导开玩笑说,可以了,虽然没中标,但替国家省下来的钱已经抵得上我们投入的研发费用了,不亏了。

后来华为参与的移动交换机投标也越来越多,西方厂商一般到第二轮都会有一定幅度的价格跳水,当然,华为在移动交换机领域在国内也逐渐打开了市场,而无线基站产品则还处于求生存阶段,在国内的应用量是非常小的。

如果把华为的移动产品当做一个整体,交换机强,基站系统弱,在只有有限的机会的情况下,客户会将更多的机会给移动系统。

当然,除了上述说所列的产业特点,产品竞争力及市场竞争之外,运营商在移动系统和程控交换机采购模式上巨大差异也是华为无线系统在国内举步艰难的重要原因。程控交换机时代,县级邮电局也是有采购权的,招投标的程序也不规范,市场缝隙是非常大的,采购的规模从几十万到几百万都有。等采购权收到省公司的时候,华为程控交换机已经非常有竞争力了。与此对比的是,无线从一开始就是省公司统一采购,统一规划建设,毕竟早期的无线设备价格非常高,到了99年华为产品上市的时候,一个省动辄几个亿的采购规模,客户也更加谨慎,招投标也更加规范,市场更加难以突破,必须要有产品竞争力作为基础。

开发基本同步的3G

华为在GSM上的开发比西方厂商晚了7,8年,但在3GWCDMA的开发上则是基本同步。

年11月,ITU确定了3G标准包括UMTS/WCDMA,CDMA及TD-SCDMA,这里说的基本同步是包括UMTS及CDMA,华为投入TD-SCDMA是比较晚的。

在年,华为启动了UMTS标准和CDMA标准3G产品立项开发,当然在开发之前肯定已经做了比较长时间的标准预研,也就是读协议,做一些关键技术的实验和储备,立项则是直接开发商用产品。

虽然商用产品开发时间差不多,但标准主要是由西方厂商主导制定的,他们在3G相关技术研究上要早得多,再加上有2G存量网络的应用经验,华为在3G产品应用上相比西方厂商要晚不少。

总之,到年,年的时候,华为包括核心网在内的无线产品线,研发和人力投入的规模已经不少,在GSM,CDMA及WCDMA3个标准上同时开发基站和核心网,但在市场上,核心网的突破多一些,基站系统虽然有少量的突破和销售,但还未形成规模,因此无线整体还是亏损的,因此才有本节的标题,起点并不高的无线。

截止本篇,已连载92.6万字

上期链接

走出冬天--通信之路

温馨说明

一、本
1
查看完整版本: 起点并不高的无线通信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