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介绍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全国名中医毛德西分消走泄法源流与证治
TUhjnbcbe - 2021/5/21 18:42:00

“分消走泄法”是温病非常重要的治法之一。其内涵包含着兵法“避实就虚”之理。《孙子·虚实》云:“兵之形,避实而击虚。”而其外延则囊括了上、中、下三焦湿温病的治法,即宣化法、运化法、渗利法。因此对“分消走泄法”的探讨,就是对温病尤其是湿病与湿温病治法的探讨。明确“分消走泄法”及其证治方药,对于常见病及疑难杂病的治疗非常有益。

01

“分消走泄法”源流

“分消走泄法”是温病治疗学上的一个分支,它的出现从文献上可以追溯到中医经典的源头。从广义上讲,其源于《内经》,方出仲景,法于北齐,详于清代,而明确提出者乃是清代著名温病学家叶天士。

《内经》之肇源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云:“湿淫所胜,平以苦热,佐以酸辛,以苦燥之,以淡泄之。”这里主要说的是苦温可以燥湿,如苍术、白术、陈皮、半夏等;淡渗可以利湿,如茯苓、猪苓、车前、泽泻等。而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中则说:“味厚则泄,薄则通。”这里所说的“薄则通”,是指药性轻薄,功效为流通气血。

仲景之方药

东汉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虽然没有明文提出“分消走泄法”,但在《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篇却有类同于“分消走泄法”的方药。如治疗湿痹的麻*加术汤、麻*杏仁薏苡甘草汤、防己*芪汤等。

特别要提出的是苓桂术甘汤,这是经方中温阳化湿的代表方药。该方在经方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据统计,在1万余例应用《伤寒论》经方中,苓桂术甘汤使用率为例,居第四位(前三位分别是五苓散、桂枝汤、小柴胡汤)。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湿病篇中,几次提及本方,如林案:“仲景法,以轻剂宣通其阳。苓桂术甘汤。”又如胡案:“法以运中阳为要。苓桂术甘汤加薏仁、生姜。”叶氏将苓桂术甘汤列为“运中阳轻剂”,为后世医家治疗湿病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案例。

徐氏之治法

迨至北齐,医学家徐之才著有《药对》一书,将药物的功用分为“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十类,其中“轻可去实,麻*、葛根之属也”,即是“分消走泄法”的早期认识。

这里的“轻”,包含两种含义:一指质地轻扬、气味轻薄的一类药物,此类药物多具升浮及透达的作用(如麻*、桂枝、薄荷、荷叶等);二指药物剂量轻,不可过煎和浓煎,与“小方”相似。李时珍称轻剂作用为“宣扬其清而抑其浊,则痞自泰也。”这里用了《易经》中的两个卦名来说明轻剂的作用。

清代之发扬

清代温病大家叶天士在《温热论》中谈到外邪传至气分时曰:“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自此,从文献学角度言,明文提出了“分消走泄法”。

吴鞠通著《温病条辨》,立三焦辨治法,提出“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这里所说的“非轻不举”“非平不安”,可视为“轻可去实”的衍生词。轻者之代表方有银翘散、桑菊饮;平者之代表方有藿香正气散、三仁汤等。

薛生白是继叶天士后的温病学家。他在《湿热条辨》中指出,湿热多由阳明、太阴两经表里相传。其中对三焦之湿热证辨析最为贴切,如第9条云:“湿热证,数日后脘中微闷,知饥不食,湿邪蒙扰三焦,宜藿香叶、薄荷叶、鲜荷叶、鲜稻叶、枇杷叶、佩兰叶、芦尖、冬瓜仁等味。”这是湿热蒙蔽清阳,胃气不舒,宜用清热化湿轻扬之品,以宣通上焦阳气。

王孟英是晚清著名医家,学验俱丰,用药轻灵,提出“人身气贵流行,百病皆由愆滞。”临证处方,善用轻灵之品,习用枇杷叶、杏仁、旋覆花、薤白、瓜蒌、厚朴等。后人称他,裁方用药,“无论用补用清(泻),悉以运枢机,通经络为妙用。”这里所说的“运枢机,通经络”,就是“轻可去实”之法。

另一位温病学家雷丰在《时病论》中专列“芳香化浊法”,药用藿香叶、佩兰叶、广陈皮、制半夏、大腹皮、厚朴、鲜荷叶,以治五月霉湿之气。

综上所述,“轻可去实”之法被清代温病学家发挥得淋漓尽致。在他们的医案中,植物之叶(苏叶、荷叶、桑叶)、花(金银花、白扁豆花、代代花)、枝(桂枝、桑枝)、皮(冬瓜皮、茯苓皮、西瓜皮)、藤(丝瓜藤、络石藤、海风藤)类药物,比比皆是。这类药物是对“轻可去实”法的应用与发挥。

02

“分消走泄法”病证

“分消走泄法”对应之病有明显季节性,如暑温、湿温、湿病等;对应之证是湿热证(包括湿证)。湿温者,病名也;湿热者,证名也。前者多于长夏,后者四季皆有。

这里重点谈一谈湿热之邪。湿热之邪有显著的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即感受非时之气,如雾露雨气、潮湿地气所导致的伤害,主要是呼吸道的感染、皮肤的浸淫。湿浊之邪由口鼻或皮肤而入,出现湿疹、皮肤瘙痒、鼻炎、鼻窦炎、咽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内部因素以饮食因素为主,如嗜食甘肥油腻、生冷瓜果,主要伤及食道、胃、肠、肝、胆、膀胱等,出现痞满、呕吐、泻痢,如食道炎、胃炎、肠炎、胆囊炎、肝炎,乃至膀胱炎、肾炎、盆腔炎等。

湿乃重浊之邪,热乃熏蒸之气,一经感受,即如王孟英《回春录·湿温》所言:“漫无出路,充斥三焦,气机为其阻塞而不流行。”

不管是外部因素或是内部因素,所导致的病机变化都与气机运行有关,而人体气机的运行则与肺、脾、肾三脏的气化有着密切关联。如《素问·经脉别论》篇所言:“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当然外部因素多由皮毛而入,再入肌肉、筋骨,即由肺至脾,再至肾;而内部因素多由脾胃始,再及肺至肾。但不管外部因素或是内部因素,湿浊之邪所盘踞的地方均以脾胃为主,旁及于肝,上及于肺,下及于肾,即盘踞中焦,上蒙下注,涉及肺肾。

湿热充斥三焦形成的疾患,以肺、脾、肾三脏受病见证为多。

上焦之气,肺主之。湿热上犯,肺失清肃,发为咳嗽、寒热、痰饮、噎气等;横逆心包,发为神昏;上扰清阳,发眩晕、耳聋等。其病证集中在肺与心二经。

中焦之气,脾胃主之。湿热困脾胃,出现不饥不食、痞满、肿胀;熏蒸肝胆,发为*疸、结石等。其病证集中在脾胃肝胆四经。

下焦之气,肾主之。湿热下注,肾失气化,则乱二便,出现淋证、癃闭、泄泻、痢疾;气机不利,大肠失于传导,出现便秘等。其病证集中在肾及膀胱、大肠等三经。

湿热久羁,津液为之凝滞,会变为痰饮。由此派生出许多疑难怪病,如麻木、震颤、谵妄、癫痫、积聚等。湿生百病,痰生怪病,是临床实践得来的经验。

湿热证之舌苔必腻,舌质淡红,或略有暗红。而其脉象,《湿热条辨》云:“湿热之证,脉无定体,或洪或缓,或伏或细,各随证现,不拘一格,故难以一定之脉,拘定后人眼目也。”叶天士则说:“脉来小弱而缓。”总之,脉象滑而缓,或滑中带弦,或沉细为常见。正如李时珍《濒湖脉学》滑脉主病诗云:“滑脉为阳元气衰,痰生百病食生災。”

“分消走泄法”到了温病学家手里,扩大了应用范围。凡暑温、湿温、湿病等有湿证可察者,均可选用之。正如徐灵胎所批云:“治湿不用燥热之品,皆以芳香淡渗之药,疎肺气而和膀胱,此为良法。”华岫云则说:“若湿阻上焦者,用开肺气、佐淡渗、通膀胱。是即启上闸,开支河,导水势下行之理也。若脾阳不运,湿滞中焦者,用术朴姜半之属,以温运之,以苓泽腹皮滑石等以渗泄之。亦犹低洼湿处,必得烈日囇之,或以刚燥之土培之,或开沟渠以泄之耳。”

03

“分消走泄法”析义

前人认为“湿得热而湿愈蒸,热得湿而热愈炽。”,湿热互结“如油入面,难以分解”,治疗起来如“抽丝剥茧”,难以一蹴而就。凡带有湿性的病邪都不宜解除,因其黏腻,不宜汗之、下之、润之。这就是湿热病的“三禁”,汗之则神昏,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唯有“分消走泄”之法可以解决。

“分消走泄”四字,显然是动词。“分消”,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湿病篇中说:“此分字,明明谓分解之义”。消者,消失也,合义就是将其邪分解祛除。“走泄”在《临证指南医案》湿病篇中有“湿走气自和”“走湿清热”“速走气分”之语,“泄”字亦是动词,“或开沟渠以泄之。”合言之,“走泄”就是使湿邪从气分消散,湿去则热孤。可见,对于湿热之邪,分解湿邪是第一位的。

“分消走泄法”,就是使湿热之邪分解、外泄而消失。这里所说的外泄,与单纯的发汗、利尿、通便之法不同,它是通过药物的吸收来调节脏腑的“气化”功能。只有充分发挥“气化”功能,因势利导,才能使湿热之邪排出体外。这种“气化”作用,既包括叶天士所说的“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也包括升清降浊法等。

关于“分消走泄法”,温病学家还有诸多论述可资佐证。如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湿病篇》用“开上郁,佐中运,利肠间,亦是宣通三焦也”来阐明湿病的治法,用药有生白术、薏苡仁、寒水石、桔梗、猪苓、泽泻、广皮白。“开上郁”者用桔梗、广皮白;“佐中运”用生白术、薏苡仁;“利肠间”用猪苓、泽泻、寒水石。吴鞠通《温病条辨·中焦湿温》则说:“急开支河,俾湿去而利自止。”急开支河者,五苓散加寒水石,温阳利水法也。王孟英《回春录·湿温篇》说得更明白:“盖湿蒸为热,灼液成痰,病非一朝一夕而成,治以上下分消为是,不比热邪传腑,可一泻而愈也。”王孟英在注释《湿热条辨》苏连饮时云:湿热证,“唯剂以轻清,则正气宣布,邪气潜消而窒滞者自通。”这里用“潜”字,《说文解字》云“潜者,藏也。”没入水中为潜,此处意为“悄悄地”。

温病学家认为,湿温病与湿病并非一味地清热利湿,还有另外一种治法,即轻可去实,其中包括分消走泄法。

04

“分消走泄法”方药

据笔者对《临证指南医案》暑病篇与湿病篇进行统计,其暑病病案54例,共计用药78种,其中前10味药物依次为杏仁、滑石、淡竹叶、陈皮、通草、橘红、连翘、知母、石膏、半夏;其次是薏苡仁、荷叶、金银花、郁金、*芩、白蔻仁等。湿病病案53例,用药共计87种,其中前10味药物依次为茯苓、厚朴、白术、陈皮、滑石、薏苡仁、杏仁、半夏、猪苓、泽泻;其次为生姜、附子、通草、竹叶、连翘、藿香等。两者重复用药有四种,即陈皮、滑石、杏仁、半夏。这些药物基本上具备分消走泄法功效。

若从三焦分类,其大致规律如下。

基本方药

上焦湿热,重在开肺气。常用轻清辛味之品,如杏仁、枇杷叶、瓜蒌皮、桔梗、桑叶、旋覆花、苇茎、紫菀、薄荷叶、苏叶、竹叶等。方如杏苏饮、桑杏汤、小陷胸汤、三仁汤等。这四首方剂除小陷胸汤为经方外,其他三方都出自《温病条辨》。

中焦湿热,重在运脾气。常用辛苦或芳香之品,如半夏、厚朴花、代代花、佛手(或花)、藿香、佩兰、稻谷芽、砂仁、石菖蒲、大麦芽。方如藿朴夏苓汤、藿香正气散、温胆汤,或不换金正气散等。这四首方剂虽然不是出于温病四大家之手,但却是治疗温病的常用方子。

下焦湿热,重在通利膀胱。常用淡渗通络之品,如茯苓、猪苓、泽泻、滑石、瞿麦、晚蚕砂、白茅根、冬瓜皮、通草、萆薢等。方如五苓散、宣通导浊汤等。其中五苓散是最常用的经方。据统计,在1万余首经方案例中,最常用经方依次为五苓散、桂枝汤、小柴胡汤、苓桂术甘汤、猪苓汤等,足见其在疏导下焦湿病中,占有突出地位。

辅助方药

若湿热阻遏膜原,寒热如疟,当和解膜原,选柴胡、厚朴、槟榔、草果、藿香、六一散、苍术、石菖蒲等;若湿热初犯阳明肌肉,恶寒发热,身重关节疼痛,宜宣阳明气分,选滑石、豆卷、茯苓皮、苍术皮、藿香、鲜荷叶、通草等;若湿热侵入经络隧中,病见口噤,四肢拘急,甚则角弓反张,此湿热生风所致,宜用风药宣通经络,选鲜地龙、秦艽、威灵仙、滑石、苍耳子、丝瓜络、海风藤、络石藤等。

湿热久羁,三焦弥漫,还会出现许多难治病症,这在吴氏的《温病条辨》与薛氏《湿热条辨》中均有专篇论述。

以上所用药物,如藿香、佩兰、砂仁;旋覆花、代代花、厚朴花;瓜蒌皮、冬瓜皮、茯苓皮、苍术皮;桑叶、苏叶、荷叶、枇杷叶、薄荷叶;丝瓜络、络石藤、海风藤;大麦芽、谷芽、稻芽、大豆*卷;还有通草、白茅根、佛手、桔梗、苇茎等,均为“分消走泄法”常用药。

“分消走泄法”的特点是“轻灵取胜”。“轻灵”不但指药物气味与质地,还指药物剂量轻灵,更重要的是指药物的效能可以“四两拨千金”“以少胜多”,如同轻舟速行,灵活稳健。蒲辅周先生用药“极轻”,常谓“治病犹轻舟荡浆,着力不多,航运自速”;“轻灵而不失轻泛”。他解释“轻灵”为“圆机活法,精简扼要,看似平常,恰到好处”,力求“轻灵中求纯正”。

通过复习温病学家对暑温、湿温病的证治规范,特别是他们的治法与用药,可以得出几点结论:其一,湿温病与湿病的发生均以脾胃为中心,涉及肺与肾(膀胱),这种观点在叶氏和吴氏著作中尤为突出;其二,湿温病与湿病的证候以湿热互结为主,蒙上流下;其三,湿温病与湿病的治疗用药以轻清、宣透为多,叶天士称为“分消走泄”法,其中不乏芳香与淡渗类方药。(来源:中国中医药报,作者:医院毛德西)

推荐阅读

经典课程——全国名中医刘启泉教授诊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系列讲座!从洋模特到中医洋博士中医文明发展史的三次高峰运用仲景理论指导痹证治疗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全国名中医毛德西分消走泄法源流与证治